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解析 > 正文

教育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觉知

0

 

老师不停的在班级家长群微信里面报告:

        “今晨作业情况:语文《步步高》XXX作业没带,数学YYY某作业没写,英语《第一作业》ZZZ晚交。”

 

       于是,等等你就看到XXX,YYY的父母一边叫着要回去教育他,一边羞愧的跟老师说对不起。

 

       “今天的英语默写情况不理想,好多同学的默写一看就是根本没复习或者复习得十分不到位。鉴于很多同学从不把默写本带回家,也经常出现不订正的情况,本学期开始,我们每周请家长签名一次。我们每天上新课前都会先默写前一次课的内容,所有内容都在课本和笔记上面。希望我们家校形成合力,更好地督促孩子们的学习!”

 

       于是,一会儿就看到一堆家长举着拳头喊口号“坚决支持”“一定重视!””感谢老师,一定加强背默检查“等等 。

 

       “有的孩子可能前一次的默写得分很低,会把那一页撕掉,或者直接换一个新本子,这一点家长们也留心一下,以免被小朋友忽悠过去了。这周默写本上应该有四次默写。”

 

        以为这是在某小学一年级的家长群看到的纪录,错了,这还是号称四校的某初一年级的家长群对话。看到这里,我们一边念叨着做父母的不容易,一边哀叹青春期的娃太难管。我除了暗自庆幸自家姑娘的大名几乎没有上榜外,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0 (1)

你的人生,我的战争

        为什么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老师和家长要负责监督,为什么他们自己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家长群内,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正派的代表,赞成给孩子充份的信任和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学习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同龄人的认同感也需要自我成就感,这是青春期的年龄段所认同的价值观,没有成就感和存在感的生命是无力的。缺乏生命的激情,孩子会觉得不是为自己而活,他会觉得自己只是家长操控下的一个“傀儡“。那么,孩子会觉得我只要表现得让家长和老师认为得很认真和努力就好了,至于自己是否真的用心在学习,呵呵,家长和老师就控制不了啦。反派的代表会觉得,这么多年,我一路辛苦走来,或成功或失败。成功的家长需要分享经验给孩子,可以让他有捷径可走;不如意的家长希望孩子少走弯路,早点成功。孩子小,懂什么?自控力又差,家长就是要多管管。

 

        家长所谓的对孩子的一切牺牲和用心也不见得能得到好的回报,孩子不一定沿着你设想的路线走。于是家长开始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焦虑,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紧盯着孩子吃饭睡觉做功课的父母,声称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可实际的真相呢?也许是在通过控制孩子刷存在感。如果不去控制孩子,会发现自己内心空虚又焦虑,无法安静下来与自己相处,于是解决焦虑最容易的途径是管教孩子,把孩子也整焦虑了,还顺带获得为孩子付出一切的道德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0 (2)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如果家长只是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越;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当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一个普遍错误认知是“知识就是力量”或“技术就是力量”,甚至过分畸变为“考分就是力量”、“名校就是力量”、“出国就是力量”,并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人本身所具备的内在力量才是最强大无比的。”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以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他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呢?什么样的道路才是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
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像太阳一样默默的照射着大地,不会因为我们认为的好坏而增减。根据四季更替,带来晴,阴,雨,雪;给予不同的强弱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增不减。

        佛陀在《法华经》中说,我们都是“持珠作丐”者,原来那个宝珠,一直都在我们的口袋里,然而我们却四处去寻找它,四处去向外乞讨“智慧”。但是这颗宝珠却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蒙上了灰尘。 人所受的一切教育活动或者修行,都是在努力重新绽放出这颗宝珠的光芒。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努力的修炼自己。当我们能够让自己的宝珠绽放出生命之光,才能够知道如何让孩子自己的天性做主!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

        自省和觉知才是自我成长的开始,正如荣格所说:“往外看的人,做着梦,往内看的人,醒着。”只有真正的找到自己的那个点,问题才容易解决,这也才是真正能教育好小孩的起点。

        当我们勇敢面对问题,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只要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也无形中等到了解决。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呢?

以此献给全天下爱孩子的父母!

DSC_0014p

本文固定链接:https://huiguandandao.cn/?p=376
本文章由 凤舞九天 于2016年04月22日发布在精彩解析分类下,
转载请注明:教育孩子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觉知-回观丹道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

评论已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