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解析 > 正文

和暖暖一起读老子《道德经》 作者 :心暖云 -飞

0 (1)

 

读经背经

曾经是我极力极力反对的事情

 

所以一直在回想

我这几年是怎么会和《道德经》结缘的

追到源头发现还是得感谢孩子

 

因为大宝心心从小在加拿大长大

十岁的时候回国,读的是国际学校

语文课的内容很表浅

为了给孩子的心里种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

我上网了解了下什么是中国文化

对比了自己从小受的语文教育和国学的距离

恍顿间

为自己对国学的“无知和无耻”羞愤不已

恍顿间

醒悟到,原来要补种这颗种子的,

先是我自己。

 

选定《道德经》

是因为它是东方文化和哲学的至高点

是儒释道医易的纽带中心

四年前,

2012年

是心心带我走近了老子

我们一起

用了足足半年的时间,

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地学习了前20章

各自所得甚丰:

心心, 感获老子之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思辩源泉,

偶尔想起默念几句,骤觉避入心灵的憩所

我呢,从中得到的滋养

竟是让我从久疾无愈的病患中

得到了身心两重的新生

 

四年后的今天,

重新把我拉回到老子身边的

是我的小宝暖暖

和六岁的暖暖一起读老子

第一阶段,《道经》十章(1–10).

《德经》十二章(38–49)共22章.

在这十多天,已能朗朗上口

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大声读”

每天唤上小暖:

“小暖暖,来,妈妈和你一起读!”

暖暖爸爸笑说看到我读得总是比孩子还起劲,还大声,还用心,就知道我又赚到了,哈哈

是滴,赚翻了赚翻了,

美其名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其实受益最大的永远是父母自己

这个道理,老子也是同意的哦:“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

能把自己的热情,欢喜心感染给孩子

这几年和《道德经》的朝夕相对,常读常新,

我的内心早已深爱上了它

能把对这部国学经典的爱情传递给孩子们

我很愿意

能结合生活情境

让孩子感知得到—“道”—–的无所不在

 

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以德合道”的种子

然后

只需静静地等待其发芽成长

0 (2)

 

我们的第一阶22章走得很顺

小孩子记性好,

带读个10,15遍就能背诵

每天上学前晚饭后各十来二十分钟

十来天就能脱口而出了

 

整篇《道德经》都是老子他老人家不厌其烦的反复唠叨

把前面学扎实

后面的几阶就能信心满满地往下走。

 

在具体操作上

我想再用两周的时间把这22章反复巩固

每天和小暖一起嘻笑打闹,摇头晃脑 —- 比赛“背得快”

 

书读百遍自明其义

了了分明对解《道德经》

请飞身问李聃

我是没这水平滴

 

唯让小暖暖能循着我尽量简单浅易的讲解

每天把上哲的精要过过脑

 

唯望小暖通过每天的诵读和解义

能体会到

此经

字字句句透着的辩证对称之美

并能在这通篇唯美的语境中,

 

循对称上口之音律,了解辩证否定的思维理路,

 

对立面的概念在《老子》一书中可谓比比皆是,

读多了,暖暖也知道了要寻着反义词找节律,找语感,

如巧拙、动静、盈冲、少多、白辱、轻重、静躁、贵贱、明昧、进退、成缺、辩讷、寒热、祸福、损益、虚实、开阖、有为无为、有事无事、有道无道等等等等。

 

小孩子就这样于无知无觉的吟诵中

把互生有无,

成住坏空

物极必反

因果互制等“道”律。。。。。。

了然于

母女俩相依相偎的心传口授之间。

 

我们一阶学的22章里,随取几句对立辩证互依互生:

 

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7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40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

第41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

 

感受慈悲睿智的大爱

 

我一直觉得老子是冷眼观人度世,热眼济人救世。

 

四年前和心心聊《巴黎圣母院》,聊到艾丝米拉达要有怎么样的“大爱”,才能把水端给面貌奇丑且伤害过她的怪人时,引了句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看似冷漠,实则大爱

 

但这次,发现最极致的文字震憾是在德经的49章:

 

“暖暖,这49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一共才多少个字?却把姐姐最喜欢的《悲惨世界》和爸爸最喜欢的《红楼梦》的营养精华全纳其中,了不起吧!!”

 

“既然几句就能写完,干吗还要看那么厚的大部头呢?”

“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之,吾亦信之,这不是会吃亏吗?”

看看,六岁的孩子的问题

直接尖锐!!

 

“就因为很多人都有和你一样相同的疑虑,所以需要象小说,戏剧,音乐,画画等更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去打动人心,在被打动的那个点,其实就释放了每个人心中的恐惧和疑问,绽放出每个人内心的那朵莲花。”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就是悲惨世界里的莫里哀主教啊,他不但收留了因为偷面包服了19年苦役的冉阿让,当冉阿让继而偷了主教的银器后,这个主教就是用“德善,德信”,四个字感化了把自己身心逐弃已久的犯人,冉阿让从此放下心头的仇恨和不平,洗心革面,成为了莫里哀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的人—-即入真道,以“德善,德信”,为化众生。

 

断舍离—–时尚的环保节能理念—-循因果大律,尊知足常乐之道

 

小处讲讲个人的断舍离:哈哈,对着喜欢买买买,对挑玩具,选玩具,买玩具乐此不疲的小暖讲44章,是很有针对性的“教育”意义的: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为了能让小暖记忆犹深,触目惊心,我把“厚亡”歪解成“死得快”,遭到小暖的强烈抵抗,哈哈,太可乐了。

 

大处还能结合学校的walking and bicycle day,切入时尚的环保节能理念,即使有财有势有能力厚藏,作为地球人的一员,如果觉悟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世界也会因你我而不同。

 

循因果大律,尊知足常乐之道,我们这阶学习随手提取还有这几章:

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46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了解回归自我自性的原则—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

 

清静,无为,内求是修“道”的基本原则。

 

*“合道”的操作途径多了去了,万法归于心法:上善,仁爱,无为,守柔,清静,知足,知止,抱一,内观。。。。。。。

 

老子自己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可是他的《道德经》真的是很啰嗦啊,

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不仃地复习,

时不时都会回到《道德经》的主题,

道是什么?

德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但为给小暖暖有个印象

我也随意地跟她讲了讲我理解的道和德

 

简单地说,道,是万事万物的最本来面目,最自然的状态

(道德经第4章,第14章,第21章,第25章都对道的具体样子有描述),

德就是合道的行为

 

道,我们熟知的有花道,茶道,剑道,

其实生活处处都是道,无间不入,无所不包

 

既然是最自然状态,

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学呢

因为我们人自从降落到这个世界上,

优胜汰劣,为了自保,

慢慢就形成了很多自己角度的认知障碍,认知局限

所谓贪,嗔,痴,慢,疑

 

柏拉图对此有很形象的比喻: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犹如捆着手脚背对着光源呆在深洞里,看到的永远是外面的投影

我讲简单点,就是“井底之蛙”,

还是被捆了手脚跳不动的青蛙,

那是非常固执地,无法去接受外面世界的本然的

那怎么去接近道呢

要想办法让井底的蛙跳出来

自然先要打开认知局限,扩展认知角度,

这个过程就叫培“德”

 

所谓德全而不危

德高望重

厚德载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可以把“德”想象成是个容器

通过不断地学习无条件地接受,感恩,原谅,包容

心生慈悲和菩提

内心真正强大到可以承载万物

把自己也修到没有认知局限和角度的本然存在

 

就离真“道”越来越近

甚而与道合一

 

故,道是本然的存在,是规律

修道,修道,修的其实不是道,

而是以修德为启用

真正实修的是自已的身和心,

练体悟心,互为相生相证

从而 —– 知道,体道,悟道,得道

和“道”一起和光同尘

 

那怎么能寻到“道”

老人家也很诚恳地告诉我们,

外求是没有用的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為而成。)

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48章)

唯有反求诸已,向内求,向内观

清静为天下正

不争,无为,清静

随着身心归于澄明

悟道归道

0

本文固定链接:https://huiguandandao.cn/?p=439
本文章由 凤舞九天 于2016年05月16日发布在精彩解析分类下,
转载请注明:和暖暖一起读老子《道德经》 作者 :心暖云 -飞-回观丹道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

评论已关闭!


/>